Monday, December 26, 2011

不用復辟當皇帝





剛剛看完「毛澤東私人医生回憶錄」不久,就看到北韓的偉大領導人金正日去世消息,電視上看到國人哭得呼天搶地,如喪考妣。巧合地「回憶錄」也是以毛澤東的逝世作始,共產/極權统治的寃孽都是同一模式。

版本
要了解李志綏的「毛澤東私人医生回憶錄」,首先要明白其出版過程。据綜合了我的网上追查,李医生寫了中文第一稿,曾找過大学出版社却吃了閉門羹。最后找到的商业出版社却要一次過買斷了所有版權 (即可任意編改)。出版社找人翻譯成英文先出,再有中文出版社找人翻譯成中文在港臺發售。至於李的原文如何,外人无法查証。有人怀疑出版社為求噱头而大灑鹽花,又為了要包含了所有那段日子的歷史,李医生便成為毛澤東身上的跳蚤----- 無所不在,寫下他不該知道的事。


Sex always sells. 即使最嚴肅的電影,若果是女明星第一次裸露演出,即会成為傳媒的焦點,電影本身淪為配角。「回憶錄」就是典型例子。如果上面所說的陰謀論成立,則出版社早就有全盤的盈利計劃--- Selling sex。我閱讀的是中文「下載版」,實貭是何版本不清楚。但性的描寫竟比我從傳媒中看到的少很多,只在前言中輕輕帶過,要到書中段才有實际描寫。但也只是:毛什多女友;在舞会中覓選女友;拖着女友的手進房等。用字描寫实在太斯文。傳媒上所說的道家「房中術」(顯然是哄鬼子佬技倆) 更沒隻字。若帶着有色眼鏡看必定失望過什。

姑勿論書中毛的性生活描述有多少真確性,在今天看來其实也「無傷大雅」。在放下「政治正確性」地去評論,多少歷史上的英雄豪傑,明君大將,床第生活都是一團糟。毛做的是成年男女互相同意的行為,政論家和歷史學家實在「干卿底事」。看看剛下臺的意大利總理,致命傷是經濟倒退而不是他「頑皮的小弟弟」。


我不是共產党的党史愛好者,知識只在平日報章雜誌的累積,李志綏的書除了「房中術」外,我認為並未有石破天驚的新內幕。但它的优點在描寫出一個頗細緻又型像化的毛澤東。正如我在談 Mao’s Great Famine 一文中所說,即使毛在積极思考治國時,他也只屬「童子軍」級數,否則怎会有大躍進,土法鍊鋼,人民公社和勒緊褲帶支援社會主义友邦的瘋狂行徑。他的經濟政策全是一己的空中樓閣和「想當然」,我怀疑他一生看過什麼统計和圖表沒有。

李志綏的毛是个線裝書不离手的人,可能他只喜愛浸淫在帝皇將相的世界,結果他竟成了切頭切尾的暴君,外面的招牌是革命共產黨,裏面則是最下三流的帝皇統治:朕即天下!袁世凱要復辟反革命才當上幾天的皇帝,熟讀線裝書的毛澤東顯然高明得多,無名有實,至死時還全國阿 Q 痛哭哀號。

待毛不在「治國」時,屍位弄權成為他的全職工作。如果他只在禁苑中互相撕殺還好,可怕的是他愛用人民為籌碼,宮庭內斗竟禍連全國,陪葬的數千万。

在一般政論雜誌上,你總要有點「底」才能看得上中共內幕的文章,但「回憶錄」寫得頗白-- 連洋鬼子也看懂 (當然沒有我們那么入木三分),我有時還覺得描述有點過於瑣碎。但作為非專業作家,李医生這本書可算既有歷史份量又平易近人,亦有小說性的引人入勝。

暗殺
「回憶錄」出版不太久,李志綏便在家中暴斃(詳情請网上找),於是各種陰謀論在网上不逕而走,最烈者為遭中共喑殺。

歷史往往比小說离奇,但我却不認為中共有殺李的必要。其一,國民党的御用文人向來對中共及毛口誅筆伐,什麼惡毒的話未說過,是真的或是造謠的,毛澤東早已是十惡不赦。其二,海外的「反動文人」將毛澤東譬喻成秦始皇、希特勒的數數皆是。大躍進和文革的屍骨纍纍入帳老毛,也是不始於李志綏。殺與不殺又有相干?

Saturday, November 19, 2011

The Birth of a Zombie Nation




When you saw the news that numerous Chinese walked past a car accident child victim, no one offered a helping hand. You think: what a heartless culture/country.

*  *  *  *  *

Frank Dikotter showcases us the darkest and never-talk-about era of the Chinese history: even after 45 millions people died, it is still like a blank page on books--Chinese totalitarian mechanism is so mighty.

When Hong Kong political activists scream: no one will forget the Tienanmen massacre, they do not understand that many new generations in the mainland have even never heard about it. Just like that famine during The Great Leap Forward.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The ‘New China’ were only boy scout in power--when they were at their best. When they were bad, they were blood-suckers that pushed everyone else into fire.

I went to China (from HK) to visit relatives during time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when I was a child, I could see the extreme poverty. But comparing to the period this book described, it was heaven already.

You have to read this book to believe hell actually happened on earth--or it may be too much to believe.

The author also emphasizes people’s suffering were more than empty stomachs that a few historians mentioned before, there were systematic tortures, hard labour, massive beating, killing, confiscating of all private properties. At the end, starving countryside people ate leaves, root, mud, roof straw, leather belt, shit(by force), furnitures, human corpse, and swapped children to eat!

Frank Dikotter has open up the ‘lost history’ that everyon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economic, he painted a grim picture of how planned economy (not)worked. Keen on history? That was the most brutal pages of history I’ve ever read--not just the mindless killing in the war zone ( like the eastern front of the European battles during WWII)--they were the brutality on human bodies and minds, they were tortures to the human souls, and total break down on social fabric and to the whole culture as well.

If there is anything negative about Dikotter’s writing--you will become a bit of indifferent half past the book, because there are just too many devastations, one worse than the previous one.

*  *  *  *  *

When a country has gone through Great Leap Forward, and many other extremely immoral political campaigns, you may start accepting the excuses of their heartlessness. 

When you came back from Hell, nothing will catch you pity eyes again.




Tuesday, November 15, 2011

那些年: So young, so much in love




那年初到羅省,剛考獲第一次駕照,還完全不懂駕車文化。一天到朋友家多喝了,開車回家時一面奔馳在高速公路上,景物與其他車輛雪雪擦過,收音機一面爆炸着樂與怒,感覺相當嗨。過了一陣子「潛意識」駕駛后,突然察覺萬分危險。胆子小,自此不敢。

閱讀「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至中段某晚,又灌起啤酒來,九把刀的文字飄忽地拉我回到青春少年期,由他的跳進出我的,也有相近的嗨。念小說也嗨是頭一遭。

不管「那些年」當中有多少成分屬實或虛构,九把刀把少男無知、幼稚、率直與輕狂的愛情觀,追女生的行為表達淋漓盡致。剛好看罷「張愛玲之謎」,張小說主人翁的千計萬算的愛情,與「那些年」可謂南轅北轍了。

中國人父母總不願見到子女在中小學階段拍拖,但我喜愛聽的一個本地Talk Radio 節目,每當聽眾致電談及甜蜜的小狗戀時,主持人多會感嘆地說:So young, so much in love.

是的,青春期的戀情會是多麼純真美麗,多麼刻骨。電影「倆小無猜」中,小女角拍拖受到點家庭壓力,她幽幽對父母哭訴:你們不是想我快樂嗎?我跟他在一起很快樂。

「那些年」是我第一部九把刀的小說。自傳体小說很難說結構如何,只是前八年談得太詳細,相對上「結局」便有點草。雖然他在訴說每个人大体都經歷過的生活,能令他突圍的可能是他筆触的「真」:叫個真正初中生來寫當然文筆心思幼嫩,像九把刀般卅歲作家來寫,則大多忘卻了那份幼稚的激情。


九把刀的行文用字也不落俗套,譬喻新鮮。再者,當中有頗多 Quotable quotes,是用作小說推銷時的上佳材料。相信也定会成為他朝中學生們寫情信、心意咭或紀念冊時的金句。


Friday, November 4, 2011

For Dummies: 張愛玲之謎







當我開始愛讀文藝作品時為八零年左右,張愛玲並不十分紅。教科書中從未提過她的名字,報章也沒有(我家看的是不愛紅妝愛武装的左派報)。香港也未有她的電影作品。我不認識她。記得偶而在書店中碰到她(多老土的名字)的作品,都是放在皇冠出版社瓊瑤愛情小說旁邊。台灣愛情小說(我的無知)可不是我杯茶。

及至一位知道我閱讀口味的同学介紹,並「保証你一定喜歡」且熱心地借出他的給我看,忘記了是張愛玲的那一部(大概是短篇小說集),但果真一讀上釣,一口氣看了大概六、七本作品。幸好趕得及,緊跟隨幾年張愛玲又再熱起來,几部改編電影出籠,又舞又話劇等好不熱鬧。

后來生活多變,放下閱讀很多年,只記得張愛玲的文字婉麗,心理描寫細致入骨,但世界荒涼。但具體什麼小說有什麼內容都記不起了。愛她的時期只看她的作品,沒太大好奇她的身世,及至几年前新聞紙說她孤獨死在羅省,才有一點触發:怎会這樣?

劉川鄂的「張愛玲之謎」是我讀的第一本張傳記,對龐大的「張迷」來說我只是幼兒班。劉不像一個調查記者,書本內容都只是綜合各方資料,「之謎」為題是有點取巧,不過此書的優勢是它的近期。不單概括了張的一生,且綜合了其他出版物的內容。雖然是大陸出版,但作者文字也盡力中肯,比如對「秧歌」的介紹,張對「新中国」的關係等。作者對張愛玲的作品當然熟悉,描寫她身世、遭遇和感覺時,經常引用張小說中的用語或人物作對比。但也不是盲目崇拜,他仍会指出個別作品的缺點。

張傳記我讀過僅此一本無從比較,但此單薄的書已蓋括了張的絢爛前(小)半生,資料不全但已令人掩卷不已的后半生。可能再厚一點也只是「搬字過紙」的節錄、引述罷了。如果你也是「張傳記」初階如我,此書可算是 Dummies 系列吧。

讀過「張愛玲之謎」引發我重看張愛玲的衝動,但我一向沒有舊書再讀的熱情,計劃是先看「小團圓」,然后英文版「秧歌」(中文看過了)可以和新書 Frank Dikotter 的 Mao's Great Famine 一併看.....

可讀的書太多只惜時間不足。


Monday, September 26, 2011

巨流河:隔靴的民族苦難




我認為傳記有两種。其一是名人 (歌星、電影明星、大富豪) 做主角。若果你是他/她的「粉絲」必然也是其讀者。至於刋物的水平並非消費者的着眼點,最重要是資料詳盡,主角有否割盲腸炎最好也有披露。

Justin Bieber 也有傳記,青春痘年華就出傳記,這是名人傳記的表表者矣。至於華文代表相信非「大美人」林青霞莫屬。据報導今年的香港書展,「中國最美麗的女人」的現埸演講會,比「中國寫最好白話文」的李敖還要熱鬧。

齊邦媛的傳記「巨流河」顯然不屬於前者,至少在此書出版前,我未聞她的名字,當然不会是她的「粉絲」。第二種傳記,是借主角的經歷和感想而「反映/見証時代」。

「巨流河」我只讀了一半,由細讀变成最后的一目十行。因為讀的是 PDF 電子版,很難跳章而讀,最后只得放棄 (六百多頁的大部頭)。有否以偏蓋全有侍有耐性讀畢全書的人給我耳光。

如果你喜歡讀完一些書評才決定買書的,先告訢你一些背景資料。齊邦媛父親是國民黨元老,黨軍人面廣泛,齊邦媛本人師承不少新文化運動的祖師,文藝界中的朋輩,以及她教鞭下的成名門生上百上千,由他們或有關人士來評介,雞蛋內「肯定」沒有骨頭。

前半部大約就是作者在大陸的成長和初到台灣階段。齊父是富户出身,能負汲日本和德國留学。齊悲惨的生活開始於九一八而至八年抗戰。由於烽火時代的因素,生活的飄离,命運的殘酷,生命的脆弱等,作者都有詳實描寫並且相當感人。我通常甚少興趣閱讀「民族苦難」的作品,但相信有關的感人作品應該不少。

但令我難以完全投入的是作者「權貴階級」的背景。即使在最困難時期,作者在大后方還有機会上大學,雖並非豐衣足食,但仍沒有半天挨飢。危急時坐火船逃難,复員時有朋友飛機送回上海,戰事稍為緩和時周末去看電影。當然這不是她的錯只是她的幸福。我母親跟她年齡相若,可惜未曾正式上學,年幼時在日本軍刀揮舞下拾荒為生。相比之下齊邦媛的苦難就有點「請客吃飯」了。

齊邦媛大約是中國歷史上第二代能上 (現代) 大學的人---而且是女的,只要熬過日本轟炸不死,那就比含着金鎖匙出生更勝一籌。由她來見証「民族苦難」似乎是有點隔靴罷。

不論你認為她「反映/見証時代」的功夫是高是低,其作用只見於「巨流河」前半部---那是民族的宏觀,后半講她遷台后如何由「零」開始,家族的重建,以及在學苑中的浮沉、爭執,那就有點林青霞式的名人微觀了。我不是她粉絲,那就不要怪我掩卷了。從目錄上看,她最后回到大陸重聚舊校友,大概再有些「宏觀」看頭吧。

書中齊邦媛多次表示只關心文藝立誓不碰政治,但她還是以具體經歷來表達了對共產主義和中共的厭惡。反之對國民党則無半字批評,連國民政府喪失了东北予「共匪」---她日夜思念的故鄉---她的結論只是政府「用人不當」。一直稱呼蔣介石為蔣委員長、蔣總統。迁台后,即使編審中的中文教科書,被強迫歸納「蔣公格言」之類文章,也只有微言而沒有疾呼。

齊邦媛在災難中的保護傘下成長,全賴父親擔任國民党骨幹的俸祿,食君之祿當然凡事保留吧,這也是軍人風骨。齊邦媛在我看來不是个太出色的作家,但實不失是个好女兒。

補白:剛看网上資料,大陸版在齊邦媛同意下删改 5% 出版!不知齊父在天之靈是否肯首?


Monday, September 19, 2011

「諳」太酷了






年纪大了感觉也隨之而变.

隅而怀旧情绪到来,抽出一些年轻时期曾經喜愛過的音樂來聽,為什麼感覺變化了很多。以前曾珍惜過的一張蘇苪精選集,近日重聽,竟發覺音樂太電子和單薄(與大聲無關)了。蘇苪的功力加上不少羅大佑的歌詞也搶救不及。

當年認為詩意央然的(鄭少秋唱的「江山美人」),後來卻發現是「鴛鴦蝴蝶」,又或唱者的功夫原來什為差勁,再不就是廉價音樂/樂隊破壞了歌曲的完美性。少年情懷可為一句歌詞愛上整首歌,為何上了年紀就這樣「要求高」。

其實聽音樂、歌曲求的不外乎自娛,開心又介意高/低檔?只是,近似於年紀大就失禁,這也是難於當事人控制的。

隨着我成長的流行英文歌,當然也有很多雜草, Boy meets girl, boy leaves girl 的小狗戀多的是,Duran Duran 或其他「冧女」 Boy Bands,再或者已成絕唱之的士高等,當年都紅极一時。不過音樂、歌詞、演奏俱佳的也還不少,諸如 Stones, Beatles, Simon & Garfunkel,  Eric Clapton, Joni Mitchell, Nirvana 等等。

幸好最近發現了夏韶聲的「諳」。我早些論及「發燒碟」時對他 A Change is Gonna Come 的英語發音有疑問,但中文的「諳」當然又別論。他重新編曲,重新唱「我成長中」的经典歌曲,就洗脫了很多我上面說過的缺點。至少夏的唱功到家,多數音樂重編成怨曲風格,也減低不少電子成份,那即使部份歌詞仍未合格,也可因為「感情作用」而加分,可聽度大增。

林子样的「追憶」原已很不錯但音响太電子,歌聲也太大 Echo。「諳」則加上了木結他,是真聲真樂器更能牽动真感情。

「童年時」暫時是我最喜歡的,怨曲化編曲加上凄冷的口琴聲,和延長了的純音樂部分,太酷了。

外國朋友完全沒興趣 Canton Pops, 但他朝有人問起,我也有不令我尷尬的東西介紹了。


Friday, September 9, 2011

亨利八世的非誠勿扰




在英語系社會,亨利八世與其六位妻子的故事家傳户曉的程度,我在中國文化上想不到有近似的例子。或許是唐明皇與楊貴妃,光緒皇與珍妃吧,但也相距什遠 。亨利八世的故事遠至莎士比亞,近至荷李活,嚴肅/流行作品被重復說過何至千次。

David Starkey 寫了幾本 Tudors 的通俗歷史書,替 BBC 主持幾次英國皇庭歷史紀錄片,就成了千萬富翁。 Michael Hirst 編寫電影 Elizabeth 在 1998 差不多拿走了當年所有重要電影獎項。Hilary Mantel 的 Wolf Hall 也奪得 2009 的 Man Booker 獎。可見英語人對好的「亨利八世的故事」仍然樂此不疲,飽歺無厭。

我讀歷史只當娛樂,每逢有老學究質疑歷史電影的精確性,我都沒有興趣看。從部份評論看,英語觀眾並沒有爭論電視劇 The Tudors 的歷史觀,對此充滿血腥和色慾的作品,IMDB 評分是 8.1。

對英國歷史不太熟習的華人觀众,可能很難投入此劇,尤其佔了差不多一半篇幅的新/舊教爭端。「血腥」部分就來自亨利八世對傳统天主教徒的鎮壓 (差不多的宗教屠殺情節和血腥,可在另一得獎電影 La reine Margot 中看到,但那是法國的故事)。

「色慾」當然就是亨利八世和他的妻子和情婦們的故事。除了是床上打筋斗外,我覺得最有興趣是 Michael Hirst 特意將六位妻子,投射成六種不同類型的女伴,「老學究」可能要爭論,但我擁護 Hirst 的「創作牌照」。

Cathrine of Aragon:
尊從從一而終,即使全宮上下皆知皇帝千方百計要解除婚誓,仍堅持「我是上帝恩許他的合法妻子」。口口聲聲說我愛你,卻不懂得 Let go。最終難逃棄婦命運,含屈而終。

Anne Boleyn:
懂得利用肉體為籌碼,攻於心計而欠缺真愛。一旦男人醉心上釣,就變做標準「氣管炎」。香港或上海的小男人可能就範,可不是亨利八世,Boleyn 只好最終人頭落地。Hirst 不同意 Boleyn 出牆紅杏的說法,只塑造她婚后成為潑婦的型像。

Jane Seymour:
美丽而温順的小綿羊,柔弱的 Seymour 在產后去世,風流的亨利竟然痛心自閉好一段日子。他臨終囑咐,死后一定要葬在這位愛妻的身旁 (加上因為她為他旦下兒子)。

Anna of Cleves:
亨利八世認為她貌醜,結婚不出半年反約,並表示從未洞房。但長時間下來,發現她聰明而和善,夫妻做不住而成「好友」,並封為皇妹。

Cathrine Howard:
野性十七歲 (正史十五歲),但胸無墨水,也不懂世故。她在殺頭前表示不用禱告,說本來就很少禱告,上帝大概也不認識她。她給衰老中的亨利帶來年青而狂野的性愛,是每个中年男性的夢。可是當熱情過后,中年男性要求並不單是動物本能,另方面也難以滿足 Nymph 的胃口。皇后寂寞難忍,竟偷吃皇帝近身,最后當然又是頭臚搬家。

Cathrine Parr:
亨利最后的妻子,已婚两次。正史是卅一歲成皇后,但 Hirst 却起用四十過外的演員充當,是模擬「母性」和智慧形像。此角色不用任何裸露,也沒有床戲,她用心照顧亨利的長期腿患,也悉心栽培亨利的兒女。亨利出征時可安心交帶她成攝政。她本人則是首位英皇后為其宗教理念著書立說。

六位皇后 (當中也夾雜些情婦) 各具特色,設身而处亨利八世的位置,你会如何選擇。又或者你有非分之想,要求上帝將她們分坼重組,变成你心目中圓美的女人。

太乾淨的賽德克巴萊




看了五分鐘 Youtube 「賽德克巴萊」Seedig Bale 的官方預告片,总看不出其「史詩電影」的感覺 (只看了五分鐘)。思想了一陣子,發現是製作人忽略了電影中的「枝葉」部份。

似乎「認真」的電影製作人,通常只專注於其思想性,歷史性和剪接結构。諸如美術設計,服飾,配樂和燈光等都屬次要。

資料顯示
賽德克巴萊」是至今最貴成本的臺灣電影,可以肯定設計和縫製土著的服飾沒有成本的太大限制,但是看起來仍极不 Authetic,何解?它們太乾淨了,就像我太太堅持我的舊白T 恤也要洗熨貼服才能外出一樣。「白银帝國」是套頗差勁的電影,但其美指燈光和服飾則是一等一,給你看到時代和生活。水平不足的美術指導,在設計了服飾和道具后,就是不懂將它弄舊,就是這 Final-touch 看出真功夫。

華人觀眾可能給差勁的古裝電視劇塗毒了,連屠夫的太太、女兒也穿紅着綠。但那是給吃晚飯,腦細胞休息時看的。

我剛看完了近四十集的 The Tudors,宮廷人物當然俏麗衣華,但平民百姓的選角和化妝也不会苟且,身穿不單是「布衣」而且是 Rag,破和穢。樣貌則長短鬍鬢,或掉牙或半禿。這就是 Authetic,賽德克巴萊」的村民/日本軍人甲乙也俊俏得可擔主角。

看過我另一攝影 Blog 的可知我對低調攝影的偏好,賽德克巴萊」的取景和攝影機 Movements 頗佳,但就是掉進電視劇式的「世界光」。在此,差勁的「白银帝國」就強得多了。

太乾淨的衣飾、道具、燈光、人物,又如何探討歷史人性的陰暗面?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dWKz9N6oO0

Thursday, September 1, 2011

盛世還是「獻世」




看到前几期亚洲周刊報導,陳冠中的「盛世」出了英文版,當時正值閱讀中。

執起「盛世」其中一原因,是剛看完「黄禍」,碰到介紹說「盛世」也是政治預言小說,那就一不如二了。

而更大的原因是陳冠中的名字。

還是年青的時侯,看過一两本他的散文集,大都是從「號外」雜誌中編輯而出。我自幼生長於貧困而左傾家庭,一旦接触到陳的作品,談論到的是西歐新思潮,讀物,也介紹不少「小資產階級」趣味的電影,飲食或時飾,可知對我的衝擊力是不小的。那時我也剛開始在「年青人周報」投稿,「號外」的那帮作者都被祢為新文化人。

多年沒看陳的東西,也早忘了他的筆功如何,就憑上面的印象執起「盛世」..... 然后失望地放下。

由於故事主角的老師/記者/作家的身份与陳极為相近,讀者第一个印象就不是閱讀一个故事,而是看陳冠中本人的雜文,随想。主角「陳老師」就是陳冠中。

我看的「黄禍」是新版,剪裁了所有評論部份,是傳统說故事式的小說。可「盛世」除了一个可有可無的故事,實际上是一長篇的評論。

在此當然不打算說出故事的情節,但全書的結构,是在最末部份借某中共高幹的角色,解析他全新重建中國政制和經濟體系的理論根據。這部份佔了全書大約二至三成篇幅,我看了不到三分一實在捱不了。

那不是我同意他的觀點與否,而是有一种「被騙」的感覺。我想看是一个故事,一部令我感動或激發思考的小說,而不是「九十年代」式的評論。再者陳說故事的技巧也不什了了,第一身跳至第三身,說與評互混。當然他可辯說這是小說手法一种。至於人物,明顯是作者身邊的信手拈來,可以說是作者掌握了「最熟悉」的材料,但老實說,這也是中文小說的通病--欠缺資料研究。

陳冠中在「盛世」做了两件越俎代庖的事:(一)他不應染指寫小說;(二)他不應染指謀劃「建國大綱」。


Monday, August 29, 2011

發燒中文論 (二)






當然我要對发燒碟寫文章,並不表示我擁有高級音響,只是我以為發燒碟應該製作比較認真,值得我花點心思和時間。至於我的器材在發燒友心中根本未入流。

蔡琴一向已是要求高唱功者的明星,及至「無間道」的推許后,她更成為「發燒」的代言人。這張「魂萦旧梦」的製作如何嚴謹在此不贅了。感覺上是一貫的蔡琴水準和風格,如果你早前已有多張的蔡琴,我找不到再掏腰包的必要,「免費」的當然又作別論。

最大問題是樂隊,這也是中文流行樂的通病。最標準的組合:Synthesizer,結他,敲擊,低音結他,間中如有湏要則再加色士風,或中式小調時加簫,或楊琴。突然想起 Gun N’ Roses 的 November Rain,平時簡單配搭的搖滾樂隊,就加插了大群弦樂器, Alex Roses 在大三角鋼琴前又唱又彈,音色之豐滿,氣勢之勁為普通的搖滾樂曲加添了色彩。

我是一個對鋼琴声有特殊癖好的人,中文流行樂就差不多永遠沒有真鋼琴聲音,只有 Synthesizer 發出的電子模擬。早幾年香港樂壇好像熱過一陣子 Unplugged,可知「真音樂」需要更多真金錢,噱頭過一陣就蒸發掉了。就是不明白發燒友竟能容忍電子樂器。他們滿意地說:色士風在結他右斜后面,小号在左側,人声充滿立体感,整个音像結構緊密...如果這是聽音樂的方式,則電子琴根本未有發過声。

「魂萦旧梦」沒有真鋼琴,而部份屬於 Big Band Sound 的歌曲如「出人头地」則嫌 Brass 部份單薄了些--都是省本製作所然。

夏韶声自從「諳」之后就成為了發燒「教父」。A Change Is Gonna Come 就更要回饋老顧客加再強樂手和錄音。

可能只是宣傳部的錯誤,CD 強調是夏韶声回歸藍調之作,可是全碟屬於又或者重編成 Blues 的大致只有一半,另一半僅算 Pop 或 Ballads。不論如何夏韶声的表現和製作錄音都很不錯 (但還聽不到真鋼琴)。

只有一點不滿就是夏的香港英語發音。剛剛看完 2011 年新版電影 Jane Eyre,主角講的是英倫某地的口音,再加上大量忠於原著的文雅對白,對我來說是聽得很辛苦。但這正好表示其製作之認真。這种電影在拍攝時,會有「口音專家」對演員從旁指導。

夏韶声平常如何說英文,聽歌者的我毫不在乎,但唱起英文歌來是否需要修輯一下呢?最有趣的是和聲部份,黑人女子的腔口遠比主唱者來得自然。誰是賓、主可說相映成趣。


Tuesday, August 23, 2011

發燒中文論 (一)



如果有留意我 Profile 的讀者可能知道我喜歡聽古典音樂。流行音樂只在駕駛時在收音機中聽到。中文流行曲近年更是少接触。前陣子看到文章介紹香港的发燒中文 CD,於是上网找些曲目來認識一下。


**李克勤_演奏厅
**夏韶声: A Change Is Gonna Come
**蔡琴: 魂萦旧梦 (XRCD)



「十个女仔九个認細...」這許冠杰上世紀的作品,至今我大致仍能郎郎上口。至於歌曲本身「价值」,我的評語是都幾 Cute 吖。但是拿起李克勤的「演奏廳」,Cute 相信不是我或其他「发燒友」希望得到的東西。

--明明有发烧,头晕亦要治疗
--你照旧每天着长裙,会跟我同行
--就算手里明日生出骨刺,尽人事戴上戒指
--现在是热情淡化,还害怕当天回忆会被刮花。
--未来日子甘愿牺牲,退守家中做后勤,就算生老病死亦会继续留任

香港的流行樂曲被唱 K 拉住鼻子走,就一定要容易郎郎上口。結果句句押韻成為必須品,但並非每位填詞人都是李白,往往為了押韻就犧牲了詞應有的「詩意」。詞,大概源起自宋詞,是附上音律節拍的詩。英文的 Lyric 也有詩的意思。

看看上面的例子,不單為了押韻而胡亂用詞,又過於通俗而失了雅意,過於白話而少了「詩」中的含蓄。許冠杰創作「財神到」「尖沙咀蘇絲」時不需要詩意,只求一時過癮。在那立場上他是成功的。

如果聽歌的環境是在嘈吵的公車上,你套上耳機只求一點節拍來消磿,那什么水平的歌曲大概也沒有關係。但花了時間來 Warm-up 你的音響,然后坐在你的 Sweet spot 上至少四十五分鐘,我猜你不会滿意於「插科打諢」的歌詞吧?

李克勤被譽為是「唱家班」聲底的確不錯,但我總覺得他每首歌的演繹也大同小異。「演奏廳」在編曲上看到不少心思,每首歌的前段或中部都有一節如 Jaming Section 的東西,有敲打的,笛又或者小提琴。音樂獨立來看,可能滿足到「发燒」要求。但當我聽着優美的小提琴声,歌詞竟然是...牛仔衭襯老西,故意露底....真令我毛管直樹。

中文歌詞的差勁(這不是針對他,大部份中文歌都是如此),也是我少聽的原因。

附記:在資料搜集時看到李克勤訪問,表示過往很多 CD 因為制作過於緊迫,即使自已也不怎滿意。今番的確花了不少時間和資金,希望可從減少盜版下載。其商業成績如何我不清楚,但...

售賣半熟的牛排,既然連自已也過不了關,又怎能怪消費者不掏腰包?







Monday, August 15, 2011

Diana Krall meets 徐柳仙



當時還是十三歲的女兒第一次聽到 Diana Krall 的歌声,問為什麼她有男人的聲音。我一向認為她的歌喉特別,隨便些說是磁性或性感吧。但总未致於男性化。


以前曾有過徐柳仙的作品,是 CD 錄在卡式帶上放於 Walkman 上聽的。后來收拾舊物認為既再沒有卡式機,就丟掉所有卡式帶。年前忽然怀念起徐的歌声,尋遍所有网址均找不到。今次借回香港機會終於找到了此專輯,三片 CD 一盒。出版人可能要抬高售價,不惜放進很多低質或者是退質的錄音,勉強集成三碟。粗略記起從前的是單張 CD,水準不差。

Krall 雖然「男音」但歌曲全是女性主導,不像徐的「平喉」唱時多演繹男角。走遍不少售賣粵劇的唱片店也找不到徐,難怪,她唱的不叫粵曲或粵劇而屬於南音。Krall 跟徐柳仙皆屬「平喉」,近似一點的可能是徐小鳳吧,但覺她的歌多聽了很容易悶。

Krall 的巴黎演唱會是我的 Pride Poccession 之一。還有她另一輯演唱會影集(忘了,懶得翻找抽屜)第一次看見彈鋼琴者伸手進鋼琴內 Alter 弦線音質,此妹琴技果真出神入化。

Thursday, August 11, 2011

萬曆十五年 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




還記得在小一時寫「習字」已有三字经,什么孔圣先師雖然具体是什么還未懂,但己經填進腦海中。其后真正的四書五經沒有碰過,只就在其他的國文課本,或者歷史堂上被告之:中國以农立國,儒家是我們的傳统思想。我不知其所以然,當然也順其然。


只是,就算菜市場的屠豬夫也不時会順口溜般,拋出半句「論言」两言「詩經」。儒家傳統自然得到最一手的証明。
古文与現代生活脫節又難懂,即使本人閱卷不少,但正宗儒家典籍始終沒興趣。讀「四書五經」考科舉中狀元也只是陳舊電影中的情節。


直至拿起黄仁宇的「萬曆十五年」,上面的疑團終於清晣了一些。在一般的歷史觀念上說,万十五年並沒有舉足輕重的意义,但黄仁宇則認為中國在獨尊儒家,以仁义道德治國,採用文官制上千年,社会的活力,法律的幼嫩,以致課稅和經济都不上正軋。黄仁宇列舉巨細例子,指出萬十五年正好打亮了社會走入死胡同的紅燈。


作者是「象牙塔」內的歷史大家,不像某些作家只白話翻譯某某史籍,說實只是高級一點的搬字過紙。他還深入研究當時代的課稅和經济,所以引經据典時權威十足。不過即使大師「降格」用极其普羅的語言去執筆,對本人這門外漢來說,仍需要頗大的專注和耐力去閱讀。

Wednesday, August 10, 2011

黄禍 Yellow Peril


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閱讀中文書,前陣子回香港,再找回從前喜爰勾留的田园書局。但當年標榜的:文、史、哲竟又如每个點滴的香港一样变了面目。自我修養、日文翻譯小說、名人艺人作品和投資明燈類別的成為了重头。

只買了几本書,原因是:我喜爰的若是比較熱门的,我已经擁有其电子版,不太熱的又找不到,看過介紹但翻看几頁后又打了折的,則希望回來后再网上尋,以節省一點。

最令我振嘆的是王力雄的「黄禍」,政治預言小說,是2008年新版叫「新世紀版」。据自序所言,大力删剪了前版議論部份而只保留故事部份。

(故事大綱請网上自找)

出版在天安门「那事情」(希望能跳過火牆)的幾年后,預言好像有點過時,中国己由當時的開放初期,演变成今天的「大国崛起」。老掉大牙的舊主义已由升空火箭,奧運,隱形戰机和多得不知怎花的外匯儲備等悉心栽培來的「新民族主义」取代。

但是,一党專政而完全沒有像樣的第二勢力,一旦「一党」出現統冶危機,以中國人口之多,勢將一亂不可收拾--此點仍然可能。「黄禍」发展至使用核武.....將全中國掉進核冬天... 「黄禍」极有可能是中國文学中,有史以來死得最多人的小說!上億計。

作者另有作品討論新疆和西藏問題,本書也有新疆和漢人的殺戮。廿多年前還是「風平浪靜」,預言今天似已提前公演了。要爭取獨立的除了是少數族裔,部份沿海的「先富起來」的省份也陰謀爭取獨立,這看來是預言過了頭。書中由人物提出要突破傳統牢不可破的「國家」「民族」觀念,觀乎今朝反日、越、泰、菲(快將蔓延到印、俄、土等)的情緒,也是言之過過過早了。不過,這种那种的大膽假設,也看得十分過癮,引人深思。

小說中的億万中國核難民跑到那裏就吃光、燒光、殺光和伐光那裏,有如蓋天而來的蝗蟲。可是在太平盛世的今天,「十億人民」還不是構成全國,全球環保的嚴正負擔?

(有心人可看紀綠片 Jennifer Baichwal Manufactured Landscapes)

即使扣除「黄禍」的政治含意,光看它成 CIA 斗智式的袋裝 Thriller 也是極成功之作品。書背上的宣傳,引述了 Amazon 的讀者評語,似乎應有英文版,但遍尋 Amazon 却又找不到。

作者對歷史,中共軍政,國际外交的認知什豐。文字則是「標準」的白話而非京腔。情節上則包蘿 Tom Clancy 式暗殺,高科技核潛基地,气功神打,血腥人獸斗,千万核難民搶灘,再撒點色慾鹽花。如我前述已很少看中文書,這也是我第一部看過這样結构嚴謹又嚴肅的中文 Thriller

然而,中國因為有這样多隱憂,不亂則己。那么今日的高壓控制又是否能 Justified 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