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29, 2011

發燒中文論 (二)






當然我要對发燒碟寫文章,並不表示我擁有高級音響,只是我以為發燒碟應該製作比較認真,值得我花點心思和時間。至於我的器材在發燒友心中根本未入流。

蔡琴一向已是要求高唱功者的明星,及至「無間道」的推許后,她更成為「發燒」的代言人。這張「魂萦旧梦」的製作如何嚴謹在此不贅了。感覺上是一貫的蔡琴水準和風格,如果你早前已有多張的蔡琴,我找不到再掏腰包的必要,「免費」的當然又作別論。

最大問題是樂隊,這也是中文流行樂的通病。最標準的組合:Synthesizer,結他,敲擊,低音結他,間中如有湏要則再加色士風,或中式小調時加簫,或楊琴。突然想起 Gun N’ Roses 的 November Rain,平時簡單配搭的搖滾樂隊,就加插了大群弦樂器, Alex Roses 在大三角鋼琴前又唱又彈,音色之豐滿,氣勢之勁為普通的搖滾樂曲加添了色彩。

我是一個對鋼琴声有特殊癖好的人,中文流行樂就差不多永遠沒有真鋼琴聲音,只有 Synthesizer 發出的電子模擬。早幾年香港樂壇好像熱過一陣子 Unplugged,可知「真音樂」需要更多真金錢,噱頭過一陣就蒸發掉了。就是不明白發燒友竟能容忍電子樂器。他們滿意地說:色士風在結他右斜后面,小号在左側,人声充滿立体感,整个音像結構緊密...如果這是聽音樂的方式,則電子琴根本未有發過声。

「魂萦旧梦」沒有真鋼琴,而部份屬於 Big Band Sound 的歌曲如「出人头地」則嫌 Brass 部份單薄了些--都是省本製作所然。

夏韶声自從「諳」之后就成為了發燒「教父」。A Change Is Gonna Come 就更要回饋老顧客加再強樂手和錄音。

可能只是宣傳部的錯誤,CD 強調是夏韶声回歸藍調之作,可是全碟屬於又或者重編成 Blues 的大致只有一半,另一半僅算 Pop 或 Ballads。不論如何夏韶声的表現和製作錄音都很不錯 (但還聽不到真鋼琴)。

只有一點不滿就是夏的香港英語發音。剛剛看完 2011 年新版電影 Jane Eyre,主角講的是英倫某地的口音,再加上大量忠於原著的文雅對白,對我來說是聽得很辛苦。但這正好表示其製作之認真。這种電影在拍攝時,會有「口音專家」對演員從旁指導。

夏韶声平常如何說英文,聽歌者的我毫不在乎,但唱起英文歌來是否需要修輯一下呢?最有趣的是和聲部份,黑人女子的腔口遠比主唱者來得自然。誰是賓、主可說相映成趣。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