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23, 2013

《聖經》的弦外音



自幼稚園起至唸畢中學,我都是在基督教學校渡過。雖然自始至終都未有對教會及宗教有興趣,但對於聖經知識,在「全盛期」參加暑期教會活動,曾經有本事可以在街上 (嘗試) 踢人入會。離開校園后,便再沒有聽道理的機會了。


今年初,美國有線電視歷史頻道播出 10 集迷你劇 《The Bible》,收視竟然大熱,首映比同晚播出的 《American Idol》 還要高,也有不少其他媒介的報導。於是,向來聞聖經而色變的我,也心動地找了來看。當年的聖經,都是特別糖衣包裹給小中學生聽的,近年多讀點書,重看 《The Bible》 又是多了番領會。


基督/天主教是原產在中東的宗教 (與伊斯蘭教有不少重疊的故事),但卻由歐洲人將它發揚光大、全球化。所以在流行的基督教文化藝術品中,都充滿歐洲人的面相。《The Bible》的主要角色,同樣以白人為主。不過首集當上帝親臨亞伯拉罕時,身伴的兩位天使,就採用了一黑、一亞裔的演員。這樣「政治正確」的描寫,相信是最現代化的詮釋了。
上帝身伴的天使一黑一亞


天使的族裔需要慎重其事,那魔鬼撒旦也當不容忽視。撒旦演員貌似奧巴馬,就在美國引起一陣爭議。共和黨和茶黨是奧巴馬的死對頭,該「兩」黨又以捍衛「原教旨」基督教自居,宗教態度上保守稱著。電視劇的製作團隊中,是否有共和黨支持者?撒旦的選角是否有政治挖苦成分?我是不排除這種陰謀論,奧巴馬被罵成共產黨和魔鬼都早有先例。


伏筆奧巴馬是魔鬼?


電視劇秉承著糖衣傳道精神,羅德一家逃出罪惡的所多瑪城,罪在何處卻沒有詳述,只是一群狂歡的 party animals。但其中一個兩秒的畫面,出現了 Priscilla 式的同志妖姬人物。所多瑪即 Sodom,在聖經及可蘭經中,都是個放縱同性戀的城市。雞姦或肛交的英文 Sodomy 就來自聖經這典故。我在學校聽的「潔本」道理,羅德妻子在出走時回望,只是貪圖 Sodom 城的繁華富貴。


羅德身後出現的同志妖姬


上帝要火燒雞姦之城,雞犬不留,而在今天的基督教會,卻正考慮認同同性戀,是教會跟隨時代進步,還時《聖經》已不合時宜?亞伯拉罕懇求上帝找出 10 個所多瑪的義人免於一死,然而,救出來的姪兒羅德,可以供獻處女女兒給追捕者,后來又與兩女兒亂倫產子,半點也算不上義人,不過糖衣《聖經》劇就不再提及了。


(另一展讀資料:可看 Pasolini 的 《120 Day of Sodom》。這電影差不多在全世界都列為禁片 (多謝互聯網)。講二次世界大戰末,一班義大利貴族/軍人,禁箇一群年輕男女在古堡中,作各式變態淫行-----包括吃屎。不要帶著看四仔的心情,是又長又慢又造作又核突又血腥之作。)


一般人聽到的基督教義,多是新約聖經中耶穌
所說所做的「仁義道德」。愛讀歷史的人,其實對舊約應有更大興趣,也是研究人類學的好材料。Steven Pinker 的 《The Better Angels of Our Nature》 是研究人類歷史上各種暴力的書。《The Bible》中神要亞伯拉罕祭獻親生兒子,雖然在最後一秒鐘被止住,但 Pinker 說那已証明以色列舊民,的確有活人血祭的習俗。看過 Mel Gibson 的電影 《Apocalypto》,可知道 Maya 血祭風俗的一二。當年西班牙尋金浪人發現這可怕的蠻荒風俗時,可不知其寶貝兒聖經中,也隱藏住這近似的傳統。



今天,還有伊斯蘭地區保持對「不忠」婦女擲石的懲罰,文明社會視之為蠻荒風俗。電視劇中指出,這不是伊斯蘭的專利,也是耶穌年代猶太人的習俗,耶穌也只能用口舌之辯來略為緩衝。只是部分伊斯蘭社區保持這遺風較之猶太人長久。所以我認為《聖經》是人類學的好讀物。今日,差不多每個伊斯蘭國家,都有什葉派與遜尼派之爭,不少更是槍炮打得血肉橫飛。只懂《聖經》內「導人向善」的信眾,或者會暗笑伊斯蘭教的愚昧和好戰。但耶教新舊教派之爭,在英國出了個血腥瑪莉,在西班牙出了個 Inquisition,都是歷史上知名的血流成河,生靈塗炭之劫。噢,這又扯得太遠了。
主教們積極參與擲石

David 與 Goliath 的故事,相信是英語世界中最流行的聖經譬喻。描寫政治的角力、商業的收購、和運動隊伍的競爭都不時用上。電視劇中除了這「入得學校」的情節,也不忌諱地講出大衛成王之後「勾二嫂」殺二弟的故事。這是種在幫會電影中也不能容忍的劣行,顯然,普遍基督徒的心胸,都比幫會兄弟來得寬宏。
全劇最漂亮的女演員用來給大衛勾二嫂

電視劇中少年大衛用 Slingshot 擊倒巨人哥利亞,若果多看新聞片的朋友,都會認出,那正是今天以色列殖民區內,巴勒斯坦少年攻擊以軍用的土製武器。歷史多反諷也。

今天巴勒斯坦少年以用樣武器對抗以色列

抹大拉,Mary Magdalene 的角色一直在教會和歷史學家中有爭議,直至小說《達芬奇密碼》成暢銷書後,爭議亦滲透進平民百姓家。Dan Brown 除了塑造出抹大拉是耶穌妻子的情節,更伸延出他們有血脈生存至今。去年末,哈佛知名神學教授 Karen King 亦發現死海古卷上,耶穌有「...吾妻...」之說。電視劇沒有明顯指出抹大拉的角色,不過她出鏡極為頻密,經常是耶穌與們徒全男班中的唯一女性。只有一個兩秒鐘的鏡頭,是耶穌回耶路撒冷探訪母親時,伸手搭著抹大拉的肩,大有新媳婦回家看奶奶的意思。這下伏筆,不知多少虔誠教徒看得出來。


兩眼含春的初歸新抱乎?
《The Bible》以耶穌被釘十字架接近尾聲。可能受到 Mel Gibson 的《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影響,家庭電視劇也忍不住要大賣血腥,耶穌的受難拍頗為兒童不宜。可能導演認為鏡頭越是殘酷,其十架七言便越有感染力。
上為電視劇下是電影,茄漿用得多等如傳道能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