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30, 2013

不碰相機的攝影師-Gregory Crewdson



世間上什麼是最客觀的紀實攝影,相信最接近的,是裝置在繁忙街道上的CCTV。
假設作為攝影師的你,跑到一個天主教國家旅行。在一個天主教堂小廣場前,站立一位教士在閉目默思,你可以放心慢慢環繞他來任意拍攝。站在他前面,有天主堂作為背景;站在左面,有乞丐在垃圾桶內找尋食物作背景;右面有妖野暴露的妓女倚牆待客;後面有幾十名同團的拍友長短火對著教士。你選取那一個角度去拍攝,都是「客觀」的紀實。
所不同者,是客觀環境被你主觀地解釋了。
Gregory Crewdson 的攝影,可以說是很紀實性,因為在某時某地,那種影像的確存在和發生。但藝術作品之高於生活,是它比生活更典型化,更精髓,而在Crewdson 的例子中,他的影像由於燈光和佈景效果,比生活更「美化」。
《Gregory Crewdson: Brief Encounters》 是一套介紹 Crewdson 創作手法和意念的紀錄片,大致紀錄了他籌備一個同名展覽的過程。對於不在行的人看來,Crewdson 多數的照片看來是很簡單的 snap shots,但影片陳列出他的製作過程,是大型和複雜得像電影的製作。

首先,他愛用8X10大底片相機拍攝,然後找尋非職業模特兒擔任角色。背景有時是實景,有時是租賃片場全新搭建。當中僱用大量道具師、美術工、化妝師、和各式助手和監制。最大特色,是作為攝影師的他甚少碰相機,還須再賃用 DP (Director of Photography),儼如電影製作。若此,其實他的工作實質更像個導演。

以一幅一個抽煙婦人,坐在酒吧門外地上的照片為例:動用了超過10 支 Arri 電影燈,有些裝在吊臂車上,拍攝時間是黃昏前的 magic hour,只有半小時的拍攝窗口,地面是僱用消防車灑濕,遠處的薄霧是煙霧器效果,寂靜的街是向警方預先申請封閉。實地製作時間是兩天,首日確定取景角度和試驗燈光效果,翌日在最後十五分鐘實質拍攝。通常拍攝十來底片作選擇。雖然是菲林拍攝,但還是素描進電腦,經技師修理,最後以打印出看似是 3'X5' 的展覽質素大型照片。由於製作成本昂貴,他的作品每幅至少定價在一萬美元以上。
由於 Crewdson 的製作過程近乎電影和大型廣告,除了藝術愛好者外,此紀錄片可能更吸引電影、廣告人,多於「玩相機」的一般拍友。
至於照片的影像,由於十分美國化,若非在美認真住過的,相信較難有深入的體會。那是種美國夢和 suburban 夢的破產,dysfunctional family and relationships 的表現。近期電影最有美式 suburban 神髓可參考的是 《Revolution Road》。較早期的有 David Lynch,尤其 《Blue Velvet》 的頹廢、鬼異美學,更影響 Crewdson 深遠。除了是「紀實式」的荒涼 Suburban 為題材,另一主題是夢境,是紀實攝影無法登堂入室,進入別人的房間等的私人空間,以至個人的幻象。
紀錄片奪得不少「小眾」獎項,但在 IMDB 中的網友評分只得6.1分。我給它 8 分。


伸延閱讀:
「同樣」是電影式大製作硬照攝影師,Annie Leibovitz 早幾年的記錄片 《Life Through A Lens》 就大眾口味很多,拍攝主角都是明星、歌星、名人、漂亮性感時裝模特兒。初出道時像個嬉皮士,肩上簡單掛著 Nikon 單反,替(當年)反建制的 Rollingstone 雜誌操刀。到後來成為天后後,據說,很多她的拍攝 projects 都沒有圖片編輯敢設下開支上限,當然,她的酬勞也是攝影界中的天文數字。可惜,攝影天才卻是個理財低手。電影拍攝得太早,沒有渉及她其後宣布破產,並將所有照片版權全權賣出抵債的故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