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20, 2013

每人心中都有一座「師奶」山





口味其實沒有高低之分,同性取向差不多,都只是個人喜好。
先舉一個例:有兩個人,不知道年齡、性別、籍貫。一位鍾情歐洲電影,逢法國電影節例必購買全套票;另一位是王晶擁躉。
如果你流落荒島,或者要合資搞生意找伙伴,你會選舉哪位?
上述僅有的個人資料當然幫不到你做出抉擇。除了前者外語能力可能較強,不同的喜好代表不了才能、智慧和個人操守。
不過,就從來沒有人願意承認有「師奶」品味。
香港無線電視的當紅節目,動軋有超過二百萬的觀眾,除去嬰兒、不懂廣東話和不在家的人,那是近乎三分一的市民(當然還有不在算的祖國同胞和海外港人。)當報章上「關機」的喧鬧震天,還是「沈默的大多數」用實際鈕開電視的行動,表達了消費者的意願,再上綱上缐地說,那就是最終民意的反影。
三分之一人囗,那就極其廣泛,不只是「師奶」咁簡單。記得當年英文《南華早報》銷路低,但因其讀者群的質素高,所以廣告商仍爭相下廣告。將無線電視的觀眾群說成無知「師奶」、老弱殘兵,難道廣告客戶的真金白銀從天而降?而無線亦曾試過因收視不佳而腰斬節目,資本主義社會哪有沒有壓力的商業運營。
我早年當股票經紀時,每天電話不停,幾個電腦屏幕不停按,幾個客戶文夾櫃不停翻,是認真的上廁所也行不開。收市後,我總要掉下眼鏡,閉目靜神十五分鐘,才能繼續處理白天積下的文書。這樣的工作,回家後差不多宣佈腦稈死亡,沒頭沒腦的電視也算是個良伴。(幸好,當年女兒小,不看電視,跟她說「低能」的 BB 話也樂得半天。)
簡單易明的電視劇自有其市場功能,所以受歡迎。自我感覺良好的高級知識份子則自命品味高,不屑「勞動人民」的飯後娛樂。其實,他們「衣櫃內」還不是那三分一之一。到某電視節目引起社會效果,他們就有本事跳出來如數家珍地評論一番。早陣子的《盛女》便是一例。
自然,大眾媒體的其一特色是「大眾」,即使不太好看也看,為的是與你的朋輩有共同話題,一起罵、一塊笑也就是其娛樂功能之一。在我家中的電視/電腦上,我主要看英、美電視劇,本土新聞節目;夫人看港、中、韓劇;女兒看日本動畫、美劇和 Youtube,各擁山頭。論娛樂功能我頗滿意,但一家人少了共通話題,也算是美中不足。
當年燃燒腦汁,今天的公職則無甚壓力 (對不起,風涼話),工作令腦細胞衰退,所以娛樂要求就要有點挑戰性。早陣的《盛女》造成話題,原來不看香港電視的我,也得扮恩愛,坐在老妻旁想看過究竟。最後只捱了两集。
我是唸傳播出身的,再學過點美術,做過職業攝影,也搞過電視製作 (雖只是唐人街規模,) 知道業內的半點乾坤,所以對電視、電影的要求跟一般人不同。香港電視我早就不看了,但我不會自命清高,嘲笑二百多萬人的娛樂,衝入你的私人空間叫你關機。



6 comments:

  1. 點解無人提出叫呢班友唔好上網,關手機,關電腦,抗議互聯網越來越大。

    ReplyDelete
    Replies
    1. 睇乜電視都要示威,著条緊身衭做左輪定右輪,睇呢都要由人大釋法。

      Delete
  2. 其實班友只係借題發揮,為反政府行動造勢啫。台慶當晚收視比往年跌咗幾個百分點,有時事評分析話是但台流失咗幾多十萬觀眾,根本就係亂噏一通。收視調查只係基於800個機頂盒用戶,有部分人真係可能以熄機作政治表態。而冇份表態嘅其他700幾萬人,鍾意睇嘅當然唔會照睇,就算熄咗機又點,阿水知咩!

    ReplyDelete
  3. 新年快樂!祝你2014年,精文日上!嘻嘻!

    ReplyDelete
    Replies
    1. 多謝。大家咁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Delete